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九游会平台网站 > 新闻动态 > 俄专家曾警告:中国身边的哪个国家很可能会出卖中俄?

俄专家曾警告:中国身边的哪个国家很可能会出卖中俄?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21    点击次数:85
国际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,咱们中国周边总有些动静让人心里不踏实。2023年,一个俄罗斯专家跳出来说了句挺扎眼的话:中国身边有个邻国已经露出了“反相”的苗头,甚至可能会在关键时候“出卖”中俄。这话听着有点耸人听闻,但仔细琢磨,又不是完全没道理。 先说说这个警告的来源。安德烈·古宾是俄罗斯一个研究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学者,1979年出生在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。这地方离中国挺近,从小在那儿长大,他对东亚的事儿自然就多留了个心眼。他在远东联邦大学读了本科,后来又拿了个政治学博士学位,现在是那儿的副...

国际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,咱们中国周边总有些动静让人心里不踏实。2023年,一个俄罗斯专家跳出来说了句挺扎眼的话:中国身边有个邻国已经露出了“反相”的苗头,甚至可能会在关键时候“出卖”中俄。这话听着有点耸人听闻,但仔细琢磨,又不是完全没道理。

先说说这个警告的来源。安德烈·古宾是俄罗斯一个研究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学者,1979年出生在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。这地方离中国挺近,从小在那儿长大,他对东亚的事儿自然就多留了个心眼。他在远东联邦大学读了本科,后来又拿了个政治学博士学位,现在是那儿的副教授。他还在中国吉林大学的东北亚研究中心当过客座教授,算是跟中国有点渊源。

古宾不是那种特别出名的人物,但在学术圈和政策圈子里有点影响力。他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中俄关系和亚太地区的安全局势,写了不少文章,分析中国周边的国家动向,比如朝鲜、蒙古国、中亚国家啥的。他的特点是喜欢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看问题,尤其关注周边国家会不会被西方拉拢,威胁到中俄的利益。

2023年,他在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智库平台上发了一篇文章,叫“俄罗斯、中国与蒙古国在新的多极化中心”,直指蒙古国近年的外交路子可能会对中俄不利。这篇文章不是随便瞎写的,里面有数据有分析,挺有说服力。

先搞清楚这两个词。“反相”听着挺学术,其实简单说就是指某个国家在外交上跟中俄对着干,政策上背道而驰。“出卖中俄”就更直接了,意思是这个国家可能在关键时刻背叛中俄的利益,投向别的阵营,比如西方国家。古宾这话不是随便吓唬人,他点名的国家是蒙古国,认为它最近的外交动向有点不对劲,可能会影响到中俄的大项目,尤其是能源合作。

蒙古国这个国家,大家都不陌生。它北边挨着俄罗斯的西伯利亚,南边是中国内蒙古,地理位置特别敏感,像个天然的缓冲区。国土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,但人口只有330万左右,经济主要靠挖矿,日子过得不算富裕。按理说,它跟中俄关系应该很铁,毕竟经济上互相离不开。2022年,蒙古国对中国的出口占它总出口的80%以上,主要是煤炭和铜矿;俄罗斯那边则给它提供能源和物资,关系也不错。

但问题来了。自从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,蒙古国就搞了个“第三邻国”政策,想摆脱对中俄的单一依赖,找美国、日本、欧盟这些国家当“新朋友”。这政策刚开始没啥大动静,但近几年,事情有点变味儿了。蒙古国跟西方的接触越来越频繁,2023年8月,蒙古国总理欧云额尔登访美,双方把关系升级成了“战略第三邻国伙伴关系”。同年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跑去乌兰巴托,承诺帮蒙古国发展经济。这些动作让中俄有点坐不住了。

蒙古国这么干,原因其实不难猜。经济上,它太依赖中国了,对华贸易占了大头,但这种依赖也让它心里发毛,生怕哪天被中国捏住命脉。加上中国企业在蒙古国开发矿产时,当地有些人不满意,说环境被破坏了,钱也没分到多少,反感慢慢就起来了。历史上,蒙古跟中国也有点纠葛,几百年前归清朝管,后来靠苏联支持独立,虽然是邻居,但总有点隔阂。对俄罗斯,蒙古国倒没啥大意见,可俄罗斯经济近几年也不咋样,帮不了它太多。

西方国家就趁着这机会插一脚。比如,力拓公司投了70亿美元在蒙古国搞了个奥尤陶勒盖铜金矿项目,2023年正式投产。美国、日本也在那儿修铁路、搞投资,摆明了想拉拢。蒙古国呢,也乐意跟这些国家混,觉得自己能多找几个靠山,日子好过点。这种想法没啥毛病,谁不想让自己国家过得更好呢?但对中俄来说,这事儿就有点麻烦了。

古宾最担心的,是蒙古国可能会影响到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天然气管道项目。这条管道是个大买卖,从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出发,穿过蒙古国,最后到中国,年输气量能到500亿立方米。对俄罗斯来说,这条管道能减轻对欧洲市场的依赖,打开亚洲市场;对中国来说,多一个稳定的能源来源,能源安全更有保障。蒙古国是管道必经之地,它的态度直接决定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。

按计划,这条管道2020年就提出来了,但到现在还没完全敲定。2023年,中俄蒙三方开了好几次会,技术上没啥大问题,可蒙古国的态度有点暧昧。古宾在文章里提到,蒙古国要是真被西方拉拢,可能会在管道项目上使绊子,比如拖延审批、提高过境费,甚至在压力下直接停掉项目。他举了个例子,2023年8月蒙古国总理访美后,美国那边承诺帮蒙古国打通国际市场,这让人生疑:蒙古国会不会拿管道项目跟西方换条件?

别看蒙古国小,它的影响还真不小。先说地理位置,它夹在中俄之间,是个天然的通道。中俄要是想在能源上深度合作,绕不开它。经济上,蒙古国80%的出口靠中国,但它也在找别的出路,比如跟日本、韩国签贸易协议,跟美国搞矿产合作。这种“多元化”听着挺好,但对中俄来说,意味着它可能会慢慢疏远。

再往大了说,蒙古国的外交选择还牵扯到地缘政治。中俄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,多少得靠蒙古国这个缓冲区。如果它真倒向西方,中俄的压力就大了。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安全、中国北方的稳定,都得重新盘算。更别提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要是黄了,中俄的能源合作得推倒重来,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。

面对蒙古国这动向,中俄也不是干等着。经济上,两国都在加码对蒙古国的投资。中国2023年在蒙古国修了好几条铁路,边境新开了口岸,贸易额蹭蹭上涨。俄罗斯则加大能源出口,2023年11月还跟蒙古国开了能源会议,聊管道的事儿。外交上,中俄也没闲着,高层互访不断,三方会议也开得挺勤,想把蒙古国拉回“正轨”。

军事上,中俄也在边境地区搞联合军演,2023年和2024年都搞了好几次,摆明了告诉蒙古国:咱俩实力在这儿摆着,别乱来。这种软硬兼施的招数,短期看还挺管用,蒙古国没敢彻底翻脸。但长期咋样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

古宾警告之后,事情还在发酵。2023年下半年,蒙古国跟美国签了新经济协议,重点在矿产和铁路,美国还说要帮它卖矿到国际市场。同年10月,中蒙边境新开了个口岸,贸易量翻倍;11月,蒙古国又跟俄罗斯开了能源会,聊“西伯利亚力量2号”的细节。2024年,中蒙贸易额又创新高,中国还投了几个铁路项目。俄罗斯那边也加紧能源合作,还跟中国在边境搞了军演。

管道项目呢,2024年5月,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说合同快签了,可到了8月,蒙古国政府又说这项目没列入未来财政计划。这话一出,外界猜啥的都有:是想抬价,还是真被西方牵着走?到现在,这事儿还没个准信。

古宾还在俄罗斯接着研究他的地缘政治,最近还写了篇关于中亚局势的文章,说那儿也得盯紧。在一次会议上,他提到蒙古国这问题远远没完,中俄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现在,他还是老样子,低调写文章,偶尔给政府部门出出主意。

蒙古国这动向,说白了就是它想多找几条路,别老靠中俄吃饭。这种想法挺正常,哪个国家不想让自己过得更好?但对中俄来说,这事儿得警惕。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太敏感,经济上又跟中俄绑得紧,它稍微偏一下,都可能牵一发动全身。

未来咋样?不好说。蒙古国短期内不会彻底倒向哪一边,毕竟它离不开中俄的市场和资源。但长期看,这种左右逢源的玩法风险不小。中俄得盯着点,多沟通、多合作,别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。至于蒙古国是真“反相”,还是只想多找靠山,时间会告诉咱们答案。



上一篇:《凡人修仙传》打卡好六街,何炅李乃文竟然同龄,杨洋爆笑扭秧歌
下一篇:上饶馆亮相首届江西文旅博览会
TOP